作者/来源:校园安全频道▍厕所作为欺凌高风险场所,是否可安装监控?欺凌和暴力容易在厕所发生,为监控学生,有的学校在厕所安装视频监控,这不合适的。有的学校在厕所安装了(当然摄像头不会对着蹲坑),被举报侵犯隐私,又拆除了。学校应认识到,安装视频监控不是解决欺凌和暴力问题的根本措施。欺凌者要实施欺凌行为,完全可以避开学校监管,要求被欺凌者到校外的某一地点,被欺凌者不敢不去。总之,即使知道厕所容易发生欺凌和暴力,也不宜在这里设置监控装置。▍校园内报警器的作用为及时发现欺凌和暴力行为,有的学校在厕所及其他易发生的地方安装了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能够识别学生求救语音,从而发出警报,学校负责人在收到警报后,立即到现场处置。对这些功能,现在的信息技术都是可以实现的,有的学校几年前就在学校多个点位设置了“一键报警”装置(注意,这区别于门卫室向公安机关报警的“一键报警”装置);学生遇到突发情况,按动按键,学校警务室(或视频监控室)会收到学校的报警信号,并根据按键所在位置立即到现场处置。这种在校园内设置的报警装置,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是否安装。正如在厕所安装视频监控装置一样,是解决欺凌和暴力事件的辅助措施,学校应分析其有效性和使用频率,可以咨询已安装的学校的使用情况,已确定是否安装。■学校安装监控和报警器,是为及时发现和制止欺凌和暴力。学生欺凌和暴力,对被欺凌者造成极大心理伤害,严重的欺凌事件,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学生欺凌事件,性质恶劣,社会高度关注,往往引发网络舆情,学校一定要重视防治欺凌工作。学校防范欺凌行为发生,学校一定要用防治欺凌工作指南:《正向引力—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专著。
规定: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
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
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这是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对学校防治工作的要求。《正向引力》这本书就是学校落实防治工作的依据。这本书很实用,不讲空洞理论。
订购(代销)联系